HOME   |   DOWNLOAD 下载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调教孩子。

发布于:2024-03-20 15:45来源:夜网论坛 点击:
1.宽慰孩子失望的心情。
 
家长有必要让孩子知道,妈妈非常理解孩子失望的心情。比如,当孩子和妈妈一起到朋友家里做客且正值孩子玩得高兴时,妈妈要求他回家,孩子就会很生气。这时家长不妨这么说:“你玩得正尽兴,可妈妈却要你回家,你是不是有点生气了?其实,妈妈也理解你的心情,但是已经到了回家的时间,咱必须得回去呀。”在这句话里,妈妈提及了孩子失望的感受,也让孩子明白了妈妈对他的理解。对孩子来讲,需要的并不只是家长无原则地满足他所有要求,而是家长努力揣摩孩子、理解孩子的可贵心意。
 
2.给孩子选择的机会。
 
日常生活中,如果孩子感到无能为力,他就会用被动攻击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心情。被动攻击主要包括生气、发牢骚或一吐不快等等。家长要给孩子行使自己的权利、进行自由调控的机会。比如当孩子长时间地观看电视时,有的家长会说:“好了,别看了!”然后就把电视机关掉。其实,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孩子说:“看的时间太长了,咱们别看了。和妈妈一起去散步呢,还是和我一起和面?”这样,孩子就自然放弃观看电视的念头,而选择做其他事情。
 
3.鼓励孩子拥有积极心态。
 
看到杯子里有半杯水,人们的反应大致有两种。持有消极心态的人说:“什么呀?怎么少了半杯?”而持有积极心态的人则会说:“还剩一半呀!”对孩子来讲,最重要的莫过于具有积极心态,所以,家长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。比如,孩子放学回家,家长不应该先问:“今天没在学校打架吗?”“没挨老师说吗?”而应该问:“今天有什么好事吗?”“今天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?” 最好的教育方式,是家长举出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,对孩子进行详细说明或者让孩子亲身体验。与其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、打抱不平,不如给孩子找一些生活中的小乐趣,多说一些“有盼头”、“活得有意义”等积极话语。
4.不要追究责任,应该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法。
 
孩子身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或者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情时,如果家长一味追究责任,指责、抱怨孩子,那么孩子就会变得事事没有信心,越来越不如以前。这时与其追究责任,不如先想一想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疏导,把教育重点放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上,那么孩子即使遇到问题,也不至于绞尽脑汁去辩解或者完全撒手不管,而会想方设法把事情引向有利方向。
 
5.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心情。
 
孩子过分担忧某件事情,也会表现为发牢骚。例如:“我不上他家。”“我为什么要学游泳?”“我不喜欢那个体育馆。空气不好,气味不好,那里的人我也不喜欢。”
 
从表面上看,孩子是在发牢骚,然而这种牢骚却表达了孩子对串门、学游泳或上体育馆等事情的不满,以及深藏在心底却难以告知大人的担忧和恐惧感。这种担忧和恐惧感得不到及时排解,就会发展为生气和发牢骚。家长要懂得判断孩子是在生气还是在担心某事。不仅如此,家长不能对孩子嚷嚷,也不能进行概论性的说教。家长要尽量避免用“是”或“不是”来回答简单提问,而应该用开放型提问揣摩孩子的心思。比如:“为什么不愿意上他家?”“为什么不喜欢游泳?”等等。
 
孩子生气时,家长千万不能威逼:“你能不能马上停止?”“看你的嘴撅得都有三尺长了,还不给我收回去?”当孩子说“我生气了,不跟妈妈说话了”时,你不能说:“为什么?为什么不跟妈妈说话?为什么呀?”因为孩子生气时,如果家长表现得泰然自若,不做出任何过激反应,孩子就会悄悄收回自己刚才说的话。因为他没有看到他所期待的大人的反应,于是觉得自讨没趣。
 
绝不能因为孩子生气而表现出过分担心的样子,也不能采取过激反应或高压政策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